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书 > 读后感

三字经读后感

时间:2024-05-09 12:29:19
三字经读后感

三字经读后感

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,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,写一份读后感,记录收获与付出吧。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,欢迎大家分享。

三字经读后感1

《三字经》这本书,是个好东西,很适合儿童背诵,通俗易懂的语言,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。

比如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义。”什么是义?就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怀的为人处事的原则。“学”什么?学习先贤哲人的著作,从他们的教诲中,懂得什么是“义”,去膜拜,去效仿。

再比如“父子恩,夫妇从,兄则友,弟则恭,长幼序,友与朋,君则敬,臣则忠,此十义,人所同。”这一段往往最受现代人诟病,觉得这是愚民说辞,尤其是对“父子恩、夫妇从”、“君则敬、臣则忠”这些话不满,很多人要挑战这种观念。勤于思考、敢于批判当然是好事,但要把事物理解透彻才行,不能懂个半吊子,就挥舞大棒子怀疑一切。“父子恩”强调的是要懂得报恩,父亲辛辛苦苦、天天汗滴禾下土,奔波劳累,一口饭一口水把你养大,尤其人还不跟小马似的,一下生就会跑,人是十月怀胎、十年抚养,再教你做人,帮你成家,而父亲只是在年老的时候需要你照顾一下,哪怕伺候个三天五天,也算是对他的回报,这种善良的感恩之心,怎么可以否定呢?“夫妇从”也不是男尊女卑的意思,倡导的是一种“和谐”,古时候女人不出门,男人在外面讨生活,自然就见多识广一些,也可能因为生计奔波,情绪波动比较大,回到家里,女人多宽容他,多安慰他,顺着他点儿,这不就是和谐之道吗?多么深刻的夫妇相处原则,一个“从”字,便体现了精髓。这个“从”,不是受欺压,而是包容,是爱。“臣则忠”的忠,说的也不是愚忠,不是君要臣死、臣非死不可,那是后来的`偏执狂在理解上钻牛角尖了。忠是忠诚、没有外心的意思,就是你在腾讯打工,不能给阿里巴巴送情报。在君臣的合作中,忠是一种道德规范,是心往一起想、劲儿往一起使的意思。那种自虐式的愚忠,其实与忠无关,而是自我构建、自己把自己架弄到一个虚伪的道德高度上,陶醉其中,不能自拔。在愚忠的君臣关系里,臣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名节,并不是君的得失。

我最喜欢的,是“昔孟母,则邻处,子不学,断机杼。”这一段。孟母从小重视孩子的生长环境,认识到跟什么人玩耍、交什么朋友,都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以及道德养成有关系。发现了孩子的缺点,也没有暴跳如雷,而是用一个简单的“断机杼”行为,告诉孩子不坚持学习就会前功尽弃的深刻道理。孟母真是了不起,搁现在来看,也是少有的明白人儿。

三字经读后感2

几天前,我读了《三字经》这本书,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,不论是天文地理、社会家庭,还是历代兴衰、文化变迁,都在其中;书中更是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,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。我在三字经中看到了几段印象深刻的段落。

例如这段话:“犬守夜,鸡司晨,苟不学,曷为人?蚕吐丝,蜂酿蜜,人不学,不如物。”它的大意是:狗能在夜里替人看守家门,鸡会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。人如果不用心学习,迷迷糊糊过日子,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?蚕能吐丝以供人们做衣料,蜜蜂可以酿制蜂蜜,供人们食用。人如果不努力学习,以自己的知识、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,那还真不如这些小动物呢。

还有这个段落也很好:“如囊萤,如映雪。家虽贫,学不辍。如负薪,如挂角。身虽劳,犹苦卓。意思是:车胤捉来萤火虫放在纱袋里,用它来照明读书。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。他们两人虽然家境贫苦,却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求学。汉朝的朱买臣,以砍柴维持生活,每天边担柴边读书。隋朝的李密,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,有时间就读。他们虽然很劳累,但仍坚持读书,意志超过了常人。这段话有一个相关的故事,讲的是东晋大臣车胤从小就爱读书,但他家里很穷,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。这可怎么办呢?夏天的一个夜晚,车胤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,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,就灵机一动,捉了许多萤火虫,放在纱布袋里,挂在自己的书桌上方。小车胤就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来读书。车胤勤奋读书,长大后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学者。

读完了《三字经》这本书,我受益匪浅。我应该努力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本领,要做一个对他人、对社会有用的人。凡是勤奋上进的人,都会有所成就;而只顾嬉戏玩耍,浪费了大好时光,是毫无益处的。所以我们要在年少时努力学习,不断充实自己,长大后就能学以致用,替国家效力,为人民谋福利。

《三字经》是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,影响极其深远。全书三字[篇1]句,两句一韵,读起来朗朗上口,易诵易记,值得我们去阅读。

三字经读后感3

“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;教之道,贵以专……”这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《三字经》。

朗朗上口的《三字经》、家喻户晓的《百家姓》与包罗万象的《千字文》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,俗称“三百千”。《三字经》虽然成书年代最晚,但它的字数内容之长,覆盖读者之广,教育作用之深使它后来居上,因而被人们称为“蒙学之冠”就是自然而然的了。《三字经》不但是“蒙学之冠”,还是“国粹之宝”,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。短小精悍,朗朗上口的《三字经》蕴含了历史、地理、道德、传说等内容,其核心思想包括了“仁、义、诚、敬、孝”,可真是“熟读《三字经》,便知天下事”呀!怪不得它会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,并不断流传。

读了《三字经》后,我得益匪浅,明白了许多道理。比如:“做人要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,要厚道,有意志力和奋斗力,要有高尚情操,同时要增广见闻,学习知识,明白数理变化,要通过研读各类文章来提高自己的修养……”。

当我读到:“香九龄,能温席,孝于亲,所当执。融四岁,能让梨,弟于长,宜先知。”时,非常感动,黄香在四岁时,就懂得给爸爸暖被褥;孔融四岁就能把大梨让给哥哥,自己拿小的。这种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的德行,不是每个人从小就有的,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行。而我从出生到现在,竟然从来没有给长辈让过“梨”,说来惭愧,吃玉米时我挑最大的;买物品时我挑最贵的;甚至在我盛饭时,总把自己一碗盛得满满的,给爸爸、妈妈一碗盛得很少。记得有一次,爸爸给我和妈妈做了二碗香喷喷的炸酱面,当爸爸问我要哪一碗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的一碗。吃着吃着,我发现妈妈从面条里夹出一个荷包蛋。哈哈,有荷包蛋,太好了,但是我把碗里的面条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发现荷包蛋的踪影。我眼巴巴地看着妈妈津津有味地吃着荷包蛋,心里想着:一大碗的面条也没有一个荷包蛋好吃呀!都怪自己不孝顺。如果能像孔融一样,把大的一碗让给妈妈,我就能吃到荷包蛋啦。我感到惭愧呀!这是爸爸对我的教育啊,使我懂得了“谦让、孝顺”这个做人的基本道理,同时也知道了,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而做出判断,而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后才能下结论。

通过读《三字经》,使我下定决心:从现在开始,好好学习,认真读书,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,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。

《三字经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